鱼虾养殖防渗膜施工质量直接决定防渗效果与使用寿命,若技术要点把控不到位,易出现膜材破损、焊缝渗漏等问题,影响后期养殖。需聚焦关键施工环节,按规范技术操作,确保防渗系统稳定可靠。
一、施工前准备:筑牢基础不忽视
1. 地基精细化处理
先彻底清理地基杂物(杂草、树根、石块直径超 3cm 需移除),避免尖锐物体刺穿膜材;再用推土机配合人工修整,确保池底、坡面坡度均匀(坡面坡度需适配养殖操作,避免过陡导致膜材受力不均),平整度用 2 米靠尺检测,间隙需满足膜材紧密贴合要求。
砂质土、松散土等不稳定地基,需铺设土工布打底,增强地基承载力;最后分层压实地基,压实度达标(避免后期沉降拉伸膜材),且地基含水率控制在 “手握成团、落地即散” 状态,无积水、无干裂。
2. 材料与设备检查
膜材需核对规格(材质为原生 HDPE、厚度适配水深、含抗老化助剂),检查外观无破损、色差;辅材中,焊条需与膜材同材质,沙袋、固定钉等临时固定材料足量。
焊接设备(双轨热熔焊机、挤压焊枪)提前调试,确保温度控制精准(误差不影响熔合);真空检测仪、充气检测仪等质量设备校准到位,辅助设备(软毛刷、刮板)准备齐全。
二、膜材铺设:贴合稳固是核心
1. 铺设方向与松弛度控制
沿坡面等高线方向铺设,膜材长度与坡面倾斜方向一致,减少横向拼接(横向焊缝易受水压冲击);铺设时膜材需预留合理松弛度,避免过度拉伸(导致分子链紧绷,后期易脆化),也不可过松(易形成空鼓),确保膜材自然贴合地基,无永久性褶皱。
2. 临时固定与衔接处理
膜材展开后,用沙袋(或专用固定钉)沿坡面、池边间隔固定,防止风吹或人员走动导致移位;坡面与池底、坡面与锚固沟衔接处,膜材需自然弯曲贴合,禁止强行拉扯,搭接宽度按设计要求预留(确保焊接空间),衔接处无褶皱、无张力。
三、焊接操作:防渗漏关键环节
1. 焊接参数动态适配
焊接前在废膜上试焊,根据环境温湿度调整参数:双轨热熔焊温度、行走速度需匹配膜材厚度(厚膜材适当提高温度、减慢速度,确保熔合充分);低温(低于 10℃)时可适当提高焊接温度,高温(高于 25℃)时需降低速度,避免膜材边缘碳化。
挤压焊枪用于拐角、衔接等复杂区域,焊条需与膜材同材质,焊接时确保焊条完全熔合,焊缝宽度、高度达标。
2. 焊缝质量把控
双轨焊缝需形成连续、均匀的两道熔合线,中间检测通道无堵塞,两侧有均匀熔浆溢出(说明熔合充分);挤压焊缝需平整无断焊、虚焊,无焊条脱落。
焊接过程中,若遇膜材搭接边有杂质(泥沙、油污),需用软毛刷配合酒精清理,确保搭接面洁净,避免影响熔合。
四、质量检测:不漏隐患严把关
1. 焊缝密封性检测
双轨焊缝优先用真空罩检测,扣住焊缝后抽气至规定负压,保压无压力下降为合格;拐角、狭小区域用充气检测,密封焊缝两端后充气,气压稳定即达标。
随机抽取 10% 以上焊缝做剥离试验,拉扯时焊缝不开裂、膜材母材断裂,说明焊接强度合格;检测出的虚焊、漏焊,需用挤压焊枪补焊,补焊区域超出缺陷范围。
2. 膜材与衔接检测
全面检查膜材表面,无划痕、孔洞;空鼓检测用轻踩或按压方式,无明显凹陷、松动;坡面与池底、锚固沟衔接处,膜材贴合紧密,无褶皱、无张力,锚固沟内膜材固定牢固(沙袋压实或混凝土浇筑到位)。
五、后期防护:延长寿命有技巧
1. 保护层及时铺设
焊接验收合格后,立即铺设保护层(细砂、素土),厚度适配养殖需求(避免膜材暴露受紫外线老化),且保护层无尖锐杂质;铺设时轻铺轻压,防止划伤膜材,坡面保护层需压实,避免水流冲刷流失。
2. 施工后临时防护
未进水养殖前,禁止重型设备碾压膜材;若施工中断,用防水布覆盖膜材,防止雨水浸泡、杂物污染;进水前再次检查膜材,无破损、无新隐患后,缓慢注水(避免水流冲击膜材)。
鱼虾养殖防渗膜施工技术要点,贯穿准备、铺设、焊接、检测、防护全流程,核心是 “地基稳、铺设贴、焊接严、防护实”。每个环节按技术规范操作,可有效减少渗漏风险,延长膜材使用寿命。若施工中遇复杂地形(如不规则拐角、深水区域),建议咨询专业团队,确保技术适配场景需求。关于具体技术操作细节,可在评论区交流探讨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