水产养殖防渗膜在储存阶段若环境条件不当,易出现老化、发霉、破损等问题,直接影响后续铺设质量与防渗效果。科学控制储存环境,能从源头减少膜材损耗,保障其性能稳定。以下梳理储存水产养殖防渗膜的核心环境条件,覆盖场地、温湿度、光照等关键维度。
一、场地选址:满足基础储存需求
1. 地势与排水要求
优先选择地势高、排水通畅的区域(避免雨季积水浸泡膜材包装,导致潮气渗入膜材内部,滋生霉菌腐蚀膜材结构),场地地面需硬化处理(如水泥地面,禁止直接堆放在泥土或砂石地面,防止尖锐杂物刺穿包装、划伤膜材);
若场地存在轻微坡度,需将膜材堆放在地势较高的一侧(避免雨水汇集到膜材堆放区),同时在场地周边挖掘简易排水沟(快速排出积水,减少环境湿度影响)。
2. 空间与通风条件
储存空间需宽敞,确保膜材堆放后仍有足够通风间隙(堆与堆之间预留通道,通道宽度不低于便于人员通行与空气流通,避免膜材因密不透风导致局部温度升高、潮气积聚);
若采用室内储存,需确保仓库门窗可正常开启(定期通风换气,降低室内湿度),若为封闭仓库,可安装工业排风扇(每日定时开启,促进空气循环)。
二、温湿度控制:避免膜材性能受损
1. 温度控制标准
储存环境温度需保持在适宜区间,避免长期处于高温环境(高温易加速膜材老化,导致膜材软化变形,影响后续拉伸与焊接性能),同时避免长期低温(部分高分子膜材低温下柔韧性下降,易出现脆裂,尤其在搬运时易破损);
夏季高温时,可通过遮阳、通风等方式降温(如仓库安装遮阳帘,避免阳光直射导致室内升温),冬季低温时,无需额外加热(常温即可,过度加热反而可能破坏膜材内部结构)。
2. 湿度控制要点
环境相对湿度需控制在合理范围,潮湿环境易导致膜材包装受潮,进而使膜材表面滋生霉菌(霉菌会分解膜材高分子结构,降低膜材强度);
潮湿地区可在储存场地放置硅胶干燥剂或生石灰(定期更换,吸附空气中的潮气),同时使用湿度计实时监测(若湿度超出范围,及时开启通风设备或补充干燥剂),确保膜材始终处于干燥环境中。
三、光照防护:延缓膜材老化
1. 避光储存要求
严禁将防渗膜暴露在阳光直射环境中(阳光中的紫外线是导致膜材老化的主要因素,长期直射会使膜材表面失去光泽,内部分子链断裂,抗拉伸、耐腐蚀性显著下降);
室内储存时,仓库窗户需安装遮阳膜或窗帘(阻挡紫外线进入),若为露天临时储存(需尽量避免),需用遮光率高的防水篷布完全覆盖膜材堆(篷布需固定牢固,防止风吹掀开,同时篷布与膜材间预留通风间隙,避免冷凝水产生)。
2. 远离强光源
储存场地需远离强光源(如大功率射灯、紫外线消毒灯,强光源产生的热量与辐射会加速膜材老化),若仓库内有照明设备,需选用普通白炽灯或 LED 灯(避免使用高功率发热灯具,且灯具与膜材堆保持安全距离,防止灯具散热影响膜材)。
四、周边环境:规避外部因素干扰
1. 远离危险源头
储存场地需远离火源、热源(如锅炉房、配电箱、焊接作业区,膜材多为易燃高分子材料,遇火源易燃烧,靠近热源易导致膜材软化),同时远离化学药品存放区(如农药、化肥、强酸强碱试剂,这些物质的挥发性成分会腐蚀膜材,破坏膜材结构);
若场地周边有施工区域,需在膜材堆与施工区之间设置隔离带(防止施工中的碎石、钢筋等尖锐物撞击、划伤膜材包装)。
2. 避免污染物接触
储存区域需保持清洁,避免灰尘、油污等污染物堆积(灰尘长期附着在膜材包装表面,易通过包装缝隙进入膜材,影响膜材表面平整度,油污会渗透包装,腐蚀膜材,导致膜材焊接时出现虚焊);
定期清理储存场地(每周用扫帚清扫地面灰尘,若有油污洒落,需立即用中性清洁剂擦拭干净,避免油污扩散),搬运膜材时,操作人员需戴干净手套(防止手上油污污染膜材)。
五、环境维护:定期检查与调整
1. 日常巡查要点
每日检查储存环境:查看温湿度计数值(是否在标准范围内)、篷布或门窗是否完好(有无破损导致光照、雨水进入)、干燥剂是否失效(是否出现结块、变色);
每周检查膜材包装:查看包装是否有破损、受潮痕迹(若发现包装破损,及时更换新的防水包装,若包装受潮,立即将膜材转移至干燥区域,拆开包装检查膜材是否受损)。
2. 动态调整环境
若遇到极端天气(如暴雨、高温、寒潮),需加强环境管控(暴雨前检查排水系统是否通畅,高温时增加通风频次,寒潮时关闭仓库门窗减少热量流失);
若储存周期较长(超过数月),需每月翻动一次膜材堆(避免底层膜材长期受压变形,同时检查膜材是否有局部老化迹象),确保膜材整体储存状态良好。
储存水产养殖防渗膜的核心是 “控温、防潮、避光、防污染”,通过科学控制环境条件,可有效保持膜材性能稳定,避免因储存不当导致膜材提前损耗。对于养殖从业者而言,重视储存环境管理,能减少后期材料浪费,降低养殖池建设与维护成本,为后续防渗工程打下良好基础。

